原标题:泰兴助力企业心无旁骛守好经营“生命线”
列清单,开展行政合规指导
开设近2个月,泰兴市行政审批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里的“企业行政合规指导窗口”,迎来不少咨询者。与经营主体关系密切的执法单位人员轮流坐班,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批成立后,直接到窗口了解行业相关法规。
8月,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行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行政执法“教育”“服务”功能,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守法经营。简而言之,全过程指导就是帮助经营主体了解什么是违法、违了什么法、怎样不违法,并针对违法风险建立起制度化预防和长效化管理机制,实现“少违”乃至“不违”。
10月21日,来自新加坡的“阿玛瑞丽思”轮停靠泰州港泰兴港区过船作业区金燕仓储液体化工码头。这个码头于1月试运行,4月通过竣工验收,8月底拿到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证书。在负责码头运营的泰兴港中延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富看来,如此高的推进效率,归功于交通运输部门的安全检查。
当前,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推广“邀约式”安全检查,以“先送法再执法、先服务再检查”模式,加强对企业全过程指导。接到码头“邀约式”检查申请后,执法人员对码头设施设备、人员、环境等进行全面“体检”,详细记录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持证人数不足等8项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企业在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
泰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港口中队负责人董艳桃坦言,过去企业面对执法人员检查,有问题总藏着掖着,生怕被揪出来。而“邀约式”安全检查属于行政指导,执法部门边检查讲解、边指导整改,让企业卸下心防。
扑下身子“问需”,沉到企业“解答”。今年,泰兴第二批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事项从166项升级扩容至452项,列明“常见违法行为表现”及违法事例,更加突出行政合规指导的实操性。比如,“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合规事项中,列举“某超市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等事例。
行政法规涵盖领域广、数量多、专业性强,很多企业缺乏专业人员,难以做到全面系统的合规管理。“一旦受到行政处罚,企业不仅要支付高额罚款,在资质资格管理、招标投标方面也处处受限。”泰兴市司法局副局长周洁琴说,清单系统收集整理了企业受到行政处罚的“高频”违法行为,帮企业防患于未然。
“我们梳理近几年广告类和食品类案件,发现广告虚假宣传和不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行为较多,因此编制清单时将其发生频率标为5颗星,以提示经营主体小心。”泰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规科科长陈国群介绍说。
作为涉企行政合规宣讲师,董艳桃、陈国群等人奔走在助企一线,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泰兴市司法局已组建25人的合规宣讲师和150人的行政合规“法律明白人”队伍。
10月19日,泰兴市司法局带领一支涉企行政合规指导讲师团走进泰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举办涉企合规指导法治沙龙。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和人社局7家单位的业务骨干,通过案例、视频等为企业详细讲解生产经营中需要注意的高频事项。“特种设备生产有哪些注意事项”“劳动者怎么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病防护”……各家企业负责人听得意犹未尽,在讲解结束后纷纷提问,讲师团成员一一解答。
“在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开展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体现执法理念从‘以罚代管’到‘服务+执法’的转变,助力企业健全制度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防范法律风险,推动企业‘敢干’。”泰兴市司法局局长成峰说。
截至目前,我省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税务这4个领域率先开展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试点,13个设区市、48个县(市、区)正在探索推进。全省共制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事项12964项,开展合规指导1.7万余次,涉及企业2.4万家。
联合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新华日报社记者 倪方方,省司法厅 侍军宁 张全连 邢媛媛)
专家点评 >>>
熊樟林(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涉企行政合规,一方面体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法定义务的实践品格,另一方面也蕴含着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行政机关合规监管的新理念和新方式。泰兴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的法治实践,凸显从“惩罚性监管”到“预防性监管”的理念转变,将帮助企业强化合规意识,指导企业持续合法合规经营。
近年来,江苏逐步推进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推动企业规范守法经营。整体来看,涉企行政合规具有广阔的制度空间、扎实的实践基础和强大的应用效能。建议相关部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本价值导向,推动涉企行政合规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